4月8日至11日,由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楚雄州非遗保护中心、双柏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2025年歌舞乐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双柏县圆满举办。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有关领导,十县(市)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非遗专干、歌舞乐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双柏县8个乡镇文化专干等90余人参加了培训。
4月9日的开班仪式上,双柏县副县长欧阳文经介绍了双柏县的非遗保护传承情况,并表示将以此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创新举措、积极作为,讲好双柏非遗故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楚雄非遗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宇作培训讲话,要求培训学员增强传承意识、提高传承责任、提升传承能力,将非遗的精髓和内涵传递给更多人,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规划保护部主任杨金杰出席仪式并为培训人员授课。
楚雄州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白爱荣以“如何当好一名传承人”为主题,对如何管理传承人及2025年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培训班设置了“非遗传承人经验分享会”,十县(市)的非遗传承人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让大家充分领略了各地非遗的魅力,学习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和做法,增进了交流学习。
4月10日,培训学员深入双柏县法脿镇李方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实地观看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老虎笙、省级非遗项目彝族大锣笙表演,观摩了民族团结示范村,参观体验了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竹山茶制作技艺及双柏县博物馆、老虎笙传习所。学员们边走边问边看边唱边交流,通过实地察看、与各县(市)非遗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沟通交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习了方法、交流了技艺、开拓了思路。
此次培训,通过政策解读、技艺研讨、案例分享、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了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升了非遗工作者和传承人的综合素养。培训班为所有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近年来,楚雄州紧紧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的目标,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传承工作方针,以整体宣传保护、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为抓手,通过举办各类节庆文化活动、传统艺术展演、比赛等,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同时,在非遗立法保护、宣传展示、“非遗+旅游”“非遗+产业”等工作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通过非遗项目的保护和重要资源的挖掘,将其与现代生活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并推动非遗的国际化发展,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了非遗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