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图)11月10日上午,“贯彻落实红河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高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提速提质专场举行。记者了解到,“十三五”以来,红河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70.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7.7%,较“十二五”末增加4.75个百分点。
“十四五”时期,红河州将通过五个方面高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提速提质。
突出规划先行 塑造城镇格局
高质量编制《红河州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强化规划执行力,着力形成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南部振兴、沿边开放、廊带联动“五大布局”。协同推进昆河经济走廊发展带、昆玉红旅游文化带、沿边经济开发开放带、红河谷热区绿色经济带、滇南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构建“两纵三横”的联动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互补互促、要素配置对接对流、市场体系共建共享,形成服务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的纽带、联结全州国土空间布局的桥梁、促进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循环通道,以“廊带联动”助推南北均衡、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把廊带经济打造成加快红河发展的强健筋骨。
(建水五龙湖健康主题公园)
突出特色风貌 涵养城镇魅力
突出“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五大元素,巩固提升“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建设质量和水平。坚持做优集镇、做美村庄、做特民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强建筑与街道风貌、色彩、天际线、山水田园林等协调,注重城市景观核心区、标志性建筑的科学规划与建设。保留、保存、保护文物古迹,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抓住国家和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兴边富民”中心城镇建设等机遇,加快河口、金平、绿春三县边境城镇建设。
(屏边滴水苗城建筑风貌)
突出基础支撑 增强城镇保障
加快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推进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谋划推动开远至建水、河口至马关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形成“三纵三横一边十连”高速路网,推动沿边国道高等级化。加快推进弥蒙高铁2022年建成运营,力争北部货运铁路、蒙自至文山等铁路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力争红河蒙自机场、元阳民用机场建成通航。加快水网建设,完成滇中引水工程(红河段),大力实施滇南中心城市水资源配置、弥泸灌区、石屏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能源网建设,完善电力、油气、充电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大风、光为重点的新能源建设,强化能源供给和保障能力。加快商贸物流网建设,以“三区”、工业园、产业园和重要产业基地等为重点,加快物流通道、物流枢纽建设,打造蒙自、河口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一批冷链物流基地,推动智慧物流建设,做优做强城市商业体系。
(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白水立交)
(石屏至泸西高速公路习龙特大桥)
突出产城融合 做强城镇支撑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坚持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聚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依托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提升城镇发展品质。
突出生态宜居 提高城镇颜值
从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入手,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养老托幼、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设施。从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入手,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善城市公共厕所。从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入手,优化市政交通、管网设施,发展配送投递设施,推进城市智慧化改造和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从推进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入手,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健全冷链物流设施、提升农贸市场品质。从优化道路线型,打通断头路入手,建设连接城市新老城区的快速路,丰富区域路网结构,提高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从城市建筑风貌、文物保护、历史文脉等入手,做好不同城市的形象设计,城市建筑风貌与当地文化特色、民族元素、民族色彩、装饰纹样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水紫陶街夜景)
以滇南中心城市为引领、县城为重点、中心集镇和特色小镇为亮点的美丽红河城镇发展新画卷已徐徐展开。红河州将以高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提速提质,积极推进滇南中心城市建设。
部分图片由红河州发改委、红河州交通运输局提供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