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玩微信拼团游? 这篇文章必看!否则……

当今,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少人都会在假期中选择出游,除了传统的跟团和自由行以外,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出游方式,就是利用新媒体渠道来组织拼团游。个人通过在微信群或其他社交平台发起旅游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凑齐人数,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样式新颖,吸引了不少人参与。但是微信拼团旅游真的能带来一场完美的旅行吗?当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如何界定责任却又成了一大问题。

今天,我们就要跟大家讨论一下新媒体渠道下的拼团游。

案例分析

今年4月,户外旅游爱好者田丛鑫通过微信群参加拼团游,在漂流过程中遭遇意外,造成腰椎体急性压缩性骨折,向旅游组织者索赔时遭拒,起诉到法院。  

对此法院判决,组织者不以盈利为目的,田丛鑫由于坐姿不对,造成受伤,承担全部责任。 

传统的拼团游是指不同的旅行社各自招募一部分人,在机场或目的地拼为一个团,这种旅行社之间的拼团是合法的,有合同保障。而田某参加的拼团游没有接待主体,发起人不具备旅游组织接待资质,仅仅是自然人。

拼团游越来越受驴友热捧

近年来,通过微信、QQ群等网络社交平台组织旅游的模式越来越火爆。微信拼团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凑足出游人数,参与者可根据自身喜好,灵活制定出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并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受到越来越多驴友的热捧。

 

家住昆明呈贡的张女士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半年前,她与几个朋友一起“拼团”带着孩子去大理旅游。“当时正值寒假,孩子们都放假了,就和微信群里几个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拼团游大理。”张女士说起第一次拼团游的初衷。

“有位家长之前去过大理,非常了解当地情况,被我们推荐为团长,负责大家的行程安排。许多人一起出去玩,不管是住宿,还是景区门票都有优惠,还能自己调整行程,非常方便。”张女士说。 

在张女士看来,微信拼团游在时间安排和旅行节奏方面能给游客带来自主权,能够提升旅游舒适度,并且旅游人数达到一定量后,景区门票与食宿价格上也能享受优惠,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合适的旅游伙伴,大家志趣相投,旅途中增添了不少欢乐。她说:“计划每个寒暑假都和家长们拼团出游,带着孩子去长长见识。”

免责声明就像签订“生死状”

记者了解到,目前微信拼团旅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发起的非盈利性质的出游,驴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组织起来拼团游,自由度大,关系松散,费用AA制。另一类则是由公司法人发起的,以盈利为目的,但销售终端可能是个人,即个人受某公司委托,成为拼团的团长,招募自己的团员,在旅行过程中,赚取票务差价或者推销旅游产品。

其中,个人发起的非盈利性质的出游,通常会在出发前公布诸如“本团费用AA制,旅行中发生一切事故后果自担,本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同意参加活动等同于默认以上条款”等公告。这些免责声明就像签订“生死状”,相信很多参加拼团游的驴友都不陌生。

责任如何认定?这些“免责声明”能免责?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一般旅行社业务的边界规定并不是十分清晰,很难判定拼团游组织的个人或机构是否在经营旅行社业务。“我国法律对自助游责任认定尚存空白,免责声明本身并不能产生免责的后果,要根据具体案情判断是否免责,参与者应加强安全意识。”云南省旅行社行业协会法律顾问赵凯介绍。

注意: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拼团游的组织者肯定是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譬如驴友们去露宿,组织者就有义务指导大家怎么安全露宿,怎么来保证人身财产安全。而如果涉及经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

另外,组织者应尽可能提醒参与者购买责任险。这不仅能保护组织者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能降低参与人员的风险损失,算是一个第三方风险转移的举措。

根据《民法通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拼团游组织者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事故,发起者和参与者都要负相应的责任,这类似于酒局意外,组织者和参与者多多少少都要承担责任。 

微信拼团游风险有点大 选择要谨慎

个人发起的非盈利性质的拼团游,大多没有合法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资质,相互之间没有签订正式的书面旅游合同(有些即便签了合同也并不规范),甚至没有购买必要的旅游保险,旅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没有发票依据。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受到侵害,往往投诉无门,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同时,微信拼团游在组织策划时,往往会有类似“费用AA制,活动发生一切事故后果自担,组织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公告,这种模式其实类似于社区交友,双方的交易基础非常脆弱。部分组织者缺乏救护经验,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理能力较弱,参与者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所以微信拼团游本身是存在较大风险的,不容忽视。

参与微信拼团游,大家应当充分考量,谨慎选择,尽量规避风险。昆明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朱伯威提醒驴友们,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应更加谨慎,如果选择微信拼团游,就应该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作为消费者,在签订相关合同时,应事先了解所选择的法人企业是否具备提供服务的资质。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段建鑫 文

责编 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