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歌扬,蹁跹而舞

拉祜族《芦笙舞》是拉祜族现存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内,是拉祜族历史悠久的代表性传统民间舞蹈之一。在拉祜族长期发展史中,是从原始宗教礼仪、生产生活中衍生出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其内容丰富,结构多样。2008年6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拉祜族《芦笙舞》主要以祭祀、礼仪舞为主,随着社会生产更迭,芦笙舞种逐渐增加,慢慢演变为各式各样的娱乐舞,其中绝大部分是表现生产劳动与模仿动物肢体动作,内容完善详尽。舞蹈演绎以男性为主,共用100多个套路,已收集记录有83套,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宗教祭祀、生产生活、模拟动作和嘎调子4种类别。

芦笙舞是拉祜族独具民族特色的一个大舞种,是以吹葫芦笙为伴奏,以芦笙曲调为导舞。动作粗犷洒脱,形态大气。以正步、迈步、踏步、磋步、绕步和身段的俯、仰、摆、扭、转等为主要动作特点,舞步节奏和缓,但整齐富有张力,收放自如,动作幅度时而宏大时而柔和,表现手法将夸张与细腻融合,体现出深沉而坚毅、洒脱而机巧的艺术风格。

拉祜族大多集中分布在澜沧地区,都流行跳芦笙舞。男子吹葫芦笙以圈而舞,女子手牵手在外圈伴舞,曲调悠扬,舞步刚劲。拉祜族《芦笙舞》按曲调分五种:嘎祭舞曲、生活舞曲、混合舞曲、芦笙舞曲、闷芦笙舞曲;按动作分五类,即:祭祀礼仪舞、模拟动物舞、生产劳动舞、生活舞、情绪舞。


随着当地居民对《芦笙舞》的继承和发扬,现已成为人人参与和培养后辈力量的重要手段。在拉祜村寨中,男子人人会吹芦笙、跳芦笙舞,每遇重要节庆日或聚会,每个村落都会组织表演队伍进行表演,特别是逢当地春节和葫芦节,澜沧县满城欢歌载舞,场面较之壮观。


《芦笙舞》是保留最完整的拉祜族民间舞蹈,是拉祜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教科书,对于拉祜族的文化认同、民族团结、维系精神纽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不但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更有利于边疆社会稳定、经济协调发展。

融媒体实习记者 贺然 文

图片由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人文生态旅游提供

责编 李舒琪

审核 李元